乡村振兴,民风教化谁来为? ——《乡村笔记》之二

2022-09-30    作家杨豪

乡村振兴,民风教化谁来为?

——《乡村笔记》之二

杨豪

同往年一样,每年春节我都要回老家过年,那里是我的根;似乎只有回到乡下,那才是真正的过年。为什么每年春节那些在外的游子挤火车、转汽车,花去一个月的工资也要回老家呢?因为有故乡的春节才叫春节,有乡情的地方才叫春节,有亲人的老家才叫春节。可在壬辰龙年春节,我不仅感觉不到春节的气氛,相反使我生出许多烦恼!往年我曾歌颂过我的故乡,没想今年看到的故乡这么让我失望!我的故乡已越来越让我看不明白了。不是我不明白,而是这世界变化快。我梦牵魂萦的故乡哪里去了呢?

乡下的年味应该是最浓的。过去,腊月二十九过年前的这天晚上,家家户户都要预备支油锅炸菜,炸鱼丸子、肉丸子、滑鱼、滑肉等很多地方风味的佳肴,好些乡下人做的地方吃食,是城里人在餐馆里吃不到的。炸鱼的油香漫过各家的瓦楞,飘过村子的上空,一湾子都是香味,熏浓了新年的气氛。如今商品经济也渗透到了农村,一切都可以买,农民懒得做这些东西了。

往年春节,村里异常热闹,舞龙灯的,划旱船的,到处都是鞭炮声。但今年却异常冷清,村里人走了一半,部分人打工赚了钱,都在镇上买了房,过年就不回来了,门口挂的是一把生锈的大锁。看来,城镇化在飞速地改变着乡村!

图片5.png

正在登台演出《鱼翁戏蚌王精》传统节目

“乡村民风”亟待重塑

中国乡村携带着中华文明演化的秘密和基因,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归宿,同时也同中华民族的兴盛衰微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中国的乡村有文化、有历史、有家族、有独特的生活方式。乡村人文是无比丰厚的、活态化的遗产和财富,在世界上独一无二。从工业文明角度看,这可能是一种愚昧的生活方式;但从生态文明、精神文明和现代旅游角度讲,却是最原始、最原真、最原生的资源,是安详稳定、恬淡自足的象征。

乡民从事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耕作,民风淳朴,形神有序,节奏舒缓。乡村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,有久违的乡音、乡土、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、恒久的价值和传统。

乡村民风不仅在于家风,还在于村风,由于乡村民风在几个特殊历史时期受到的冲击,已经消亡殆尽,急需培育、重塑和教化,同时这种淳朴、醇厚、纯净的民风,也是乡村旅游除却田园风光和风貌之外的风俗、风情的具体体现,正因为如此,才有了乡村旅游的兴起。与其说城里人到乡下是感受和体验不同于城市的风貌和风物,倒不如说是体验不同于城市的乡村民风和习俗。

图片6.png

楚之乡民俗文化艺术团正在排练

“教化”驱动中国乡村振兴

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,在精神层面,除了建国后的几十年,强化政治教育,事实上,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靠道德教化来维持、传承和发展的。

传统乡村共同体的精髓,在于以价值为核心、以文化为纽带、以福利为保障而形成的认同感和凝聚力,不仅“以利诱之”,或者借重行政力量“以力制之”,而主要是“以情感之”“以义合之”,这是值得继承的宝贵经验。

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——田园综合体,当然注重的是生产、生态和生活,但是乡村振兴远不止于此。

在骨子里,在精神层面,在实质上,民风教化和培育才是最根本、最重要、最具活力的,也是最持久、最有效、最有长远意义的。

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中要求: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。立足乡村文明,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,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,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不断赋予时代内涵、丰富表现形式。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,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。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,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、教化群众、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。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,保护好文物古迹、传统村落、民族村寨、传统建筑、农业遗迹、灌溉工程遗产。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、少数民族文化、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。

令人欣喜的是在鄂豫边区大别山一带,就有一支这样的楚之乡民俗文化艺术团,很好地弘扬和传承了钢镰大鼓、八大锤锣鼓等民间传统艺术。

听一听乡村锣鼓,看一看农民自编自演的乡村小品,肯定比打牌赌博搞封建迷信有意义!

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,才能更加欣欣向荣;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熏陶,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。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,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,我们就一定能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,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。

图片7.png 

如何实现民风的“教化”?

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,毛主席在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:“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”。

首先,乡镇政府应该把发现、鼓励、表彰道德模范,列为重中之重。对道德模范的表彰,可以起到确立社会主导价值、激励民众精神、淳化社会风俗、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。

其次,乡镇政府要积极推动以“孝”为核心的家庭家风家教建设,传承孝亲敬老的传统家风和睦邻友善的传统美德,指导和鼓励能够增强家庭凝聚力的活动。

第三,乡镇政府要推动乡贤文化建设,在乡村中再造一批有德有能有才有学的新乡贤,使之成为教化乡里的重要辅助力量。

最后,乡镇政府要组织和支持村民开展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修德养志、研读经典、礼仪民俗等文化活动,支持和鼓励村民抵制社会陋习,维护公序良俗,引导崇德向善,形成德业相劝、过失相规、守望相助、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,进一步淳化民风。

当代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,乡村的命运则涉及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问题。中国乡村文明不是一个文化符号,中国乡村就像构成生命体的细胞一样,携带着中华文明演化的秘密和基因,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归宿,同时也同中华民族的兴盛衰微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乡村兴则中国兴,乡村衰则中国衰。

提升乡村德治水平。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,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,强化道德教化作用,引导农民向上向善、孝老爱亲、重义守信、勤俭持家。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,引导农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提高,实现家庭和睦、邻里和谐、干群融洽。广泛开展好媳妇、好儿女、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,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、最美乡村医生、最美村官、五好家庭等活动。深入宣传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,弘扬真善美,传播正能量。

图片8.png

文化活跃的农村才有希望

乡村是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人情社会,人情与道德、习俗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,构成完善的德治体系。我国乡村的“德治”资源非常丰富,从注重个人品德修养,到家庭美德、乡村公德的培养,从节日习俗礼仪到乡村文化娱乐活动,形成一套不成文的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制度。丰富的德治资源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发扬光大,往往可以对乡村治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,如有的地方通过整理家训、家规,开展“优秀家训、家规进万家”活动,促进了家庭和睦,净化社会风气;有的开展“德孝文化”五进活动,即德孝文化进家庭、进学校、进机关、进农村、进街道,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;有的通过设立“道德讲堂”或文化礼堂建设、建立“好人档案”“功德银行”等,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素质;有的通过国学教育,恢复尊老爱幼、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;通过树立道德模范、评选星级家庭和好婆婆、好媳妇以及设立“道德法庭”等活动,推动乡村文明的建设,引导人们提升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,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。特别是“乡贤文化”的兴起,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。乡贤多是乡村中走出去的教师、干部、企业家、商人、及族姓威望之人组成,不仅有知识、能力,也有改变家乡面貌的情怀,他们退休后荣归故里,在乡村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道德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,应该成为乡村德治的重要力量。

 图片9.png

红红火火的农村文化赶集活动


取消